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

以十年政綱終結藍綠對抗2011/8/24



十年來的藍綠對抗:
在戒嚴的時代,黨外挑戰國民黨黨國威權。在強人之後,萬年國代選舉總統,,主流對抗非主流。1996年第一次民選總統,以本土對抗外來政權。2000年團結的民進黨對抗分裂國民黨。阿扁上台之後,二大二中一小黨,被概分成泛藍與泛綠的對抗。2004年第一次藍綠對決,之後反扁勢力開始集結,2006年反扁紅衫軍走上街頭。2008年在泛藍加上反扁對抗泛綠挺扁。2000年之前沒有藍綠,之後藍綠對抗長達十年。

蔡英文的出線:
當我們推動民主化之際,也陷入民主內戰,而外在因全球化,產生劇烈變動。民主化與全球化帶來,人口結構、分配不均、國際秩序重組、氣候的變遷等問題,但我們政黨與政府卻忙於選票計算、短期利益、政權保衛。而人民已厭倦政治惡鬥,厭倦藍綠對抗,族群動員疲乏、愛台灣流於口號,政治運動喚不起人民的激情。在如此的時空背景下,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,被稱為非典型,只有一場新北市市長選戰的經驗,卻在全民調制度下,能夠贏得總統初選,代表人民對政治改革的期待。

十年政綱的位階:
過去政治人物在變成候選人之後,匆匆忙忙請學者提政策白皮書,所有政策白皮書是選戰必備品,但非選上必要品。政策白皮書也是聊備一格,選戰的一場記者會或公佈我也是有備而來。選上這一些政策白皮書被束之高閣,被忘記曾經有過政策白皮書一事,政策白皮書是候選人個人之主張或選戰工具。蔡英文主席提出十年政綱,位階是民進黨主張的政綱,是超越候選人個人,不是一次性選戰用品,是民進黨黨未來十年的政策依據,。對人民承諾帶領台灣未來十年發展的政策藍圖與行動綱領。

終結藍綠對抗
十年政綱共分十八篇,內容涵蓋六大主軸,並以『面向世界』、『公平正義』這兩個核心理念貫穿全部主張。十年政綱主要是『強化台灣、凝聚共識』,十年政綱,是要用議題與政策的討論,取代政治與藍綠爭辯。十年政綱讓台灣能朝向改善階級問題,十年政綱,讓台灣選舉由過去族群動員轉為議題動員。十年政綱用政策穿透藍綠,終結藍綠對抗。

面向世界,面對全球化的挑戰,當然也面對中國;公平正義,讓正義取代顏色立場,並改善階級不公不義。期待蔡英文、樂見民進黨的進步,跳脫舊思維,接下來,相信台灣人會做出正確的選擇,為下一代選擇進步呢?還是選擇繼續留在上一代藍綠對抗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