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家寶的任期還有一年多,雖然大家預期李克強接任機率最高,但此刻李克強以副總理身份破格訪港,可以說接班前的鋪陳。
在溫州動車事件,第六天溫家寶才到現場關心,與四川汶川地震,一個小時內到達災區,拿麥克風溫情動容講話,歷歷在目,形成落大的反差。或許事件本質有所差異,天災與人禍差別,不能因此來判斷,溫家寶權力是否被架空。但我們從溫家寶總理常常把人民掛在嘴邊,最關心人民的大小事,跟人民最密切的物價變動來觀察。
8月1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的數據,中國居民消費價格(CPI)比同期漲6.5%,創下37個月以來新高,食衣住行全面上漲,尤其食品類漲14.8%,更離譜是豬肉漲56.7%、蛋價格漲19.7%、水產價格漲幅15%、蔬菜7.6%、水果上漲4.9%。卻未能見到有效控制物價的做法。
反觀2008年的全球經濟環境更惡劣,中國宏觀調控由年初兩防,到年中改為一保一控,就是防過熱、防通膨,當年全球經濟環境巨變,下半年轉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、控制物價過快上漲。2008年的CPI控制目標是4.8%,且年初、年中、年底,政策目標機動調整因應。但今年CPI已漲到6.5%,沒有看到溫家寶總理對政策性目標宣示。
今年在南京有數千人走上街頭,抗議物價高漲,算是中國首次有因抗議高物價走上街頭的活動。8月6日以色列近30萬人走上街頭,抗議高物價,訴求重人民、輕利潤。中國再不處理好豬肉及蛋的價格問題,人民不止在微博抱怨、可能遍地開花走上街頭。
胡錦濤在七月一日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年,提出中共四大危機,首要是精神懈怠危機,同一政府、同樣是溫家寶擔任總理,但面對物價的處理,出現二種較大落差,是因權力的轉移無暇顧及,還是中國面臨其它比物價更嚴峻考驗呢?或是西方國家判斷溫家寶已提前離開權力的核心呢?
如果溫家寶可以跟朱鎔基相互比較,一個鴿派與鷹派
回覆刪除從鐵道事件溫家寶的處理延誤,可以說他早已經跛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