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個人個性與喜好會決定閱讀方向,也可以從個人閱讀書目了解一個人的個性。您是如何標註新購買的書呢?蓋一個木頭或石頭的藏書章?還是簽名並寫上購買日期及地點或其他心情備註?或夾帶書籤?這一些看似細節,卻為未來留下蛛絲馬跡。
閱讀習慣,您是純閱讀,與作者、書本保持一定距離,只留下一點點摺痕?還是為書中名句、話語塗上螢光顏色?或在書中劃過標記重點?甚至留下與書或作者的對話、爭辯、或認同的眉批呢?
亞歷山大。波普:一知半解是危險的事情,除非深的豪飲,否則切勿品味比埃里亞(馬其頓地區)聖泉;淺嘗輒止徒然毒害大腦、大量暢飲則讓我們再度清醒。閱讀是細細品嘗、還是囫圇吞棗、是一句一字推敲、還是一目十行快速閃過?書會影響人、人會選擇與自己接近的書閱讀,人與書互動是因果、是相互關係,誰決定誰沒有定論。
研究名人可以從日記、著作、現在多一管道可以從名人的私人圖書館所收藏書本,進行分析了解。希特勒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人,在被盟軍包圍之際,還帶八十本書到地下碉堡,四面楚歌還能從閱讀中維持信心。當希特勒還是一名通訊兵時,在前線作戰,還利用休息時間,走的幾英里外買一本書『柏林』並非觀光導覽的書,介紹柏林建築與博物館,但當時希特勒只是為休假去柏林一遊所做的準備。這一本『柏林』一書卻影響希特勒入主柏林後一些作為與看法。
『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』一書作者賴貝克花很多時間,鉅細靡遺檢查希特勒殘存的藏書,窺視希特勒在書上的眉批,揣測書上那一些被希特勒用鉛筆劃過線條背後的意圖,抽絲剝繭的揭露希特勒獨處時候,在心中所縈繞的各種念頭與成見,這一些書為世界所帶來的後果。
透過這一本書可以一窺希特勒當時的處境與思維,值得推薦給大家閱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