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

藍綠選民誰隱性不表態?

民調大戰已是台灣任何選舉無可避免的一環,民調除了有抽樣誤差之外,還有一種是非抽樣誤差,包含處理誤差、回應誤差、無回應誤差三類,,處理誤差在電話民調中因電腦化此誤差已大幅降低,回應誤差就是故意回答錯誤的資訊,可以從題目中互斥中排除,無回應誤差就是選民隱性問題,不回答或拒答,如果要推估需從歷史經驗中加以權值處理。

有人研究酒吧裡的打架致死事件,發現其中有90%都是死掉那個人先動手的,這個研究結果你相信嗎?假如你跟人打架把人給揍死了,警察問你誰先動手的時候,你會怎麼回答,反正死人也不會說話,這也是無回應的一種。

但在選舉民調中,過去因威權時代,支持反對黨不敢表態,呈現民進黨及候選人支持度低估,是支持者不回應誤差所造成。經民進黨執政之後,北藍南綠板塊明顯,北綠選民更加隱性,男藍的選民也隱性了。

小英刮起一股旋風,支持小英變成時尚、流行,支持者隱性逐漸轉化成顯性,這也是民進黨推出小英為總統候選人時,民調立即超越現任者馬英九的原因,而馬英九因執政無能、支持者不願指名支持,老馬支持者由顯性轉為隱性。

老宋出現讓對老馬不滿、對小英不信任者找到出口,三組人選民調表態率更高,老馬小英的民調呈現麻花佬糾纏在一起,隱性選民表不表態不重要,出不出來投票才重要,藍綠陣營,如何讓隱性選民變成積極出來投票,才是決戰關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