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濟州島對台灣來說是一個度假島。濟州島位於韓國西南外海,2002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生物園保留區,2007年進一步列入『世界自然遺產名錄』也是韓國文化遺產局的國定保護區。更被已故前總統盧武鉉命名為『和平島』。
因為地處戰略位置,從二戰時期日軍用此島以抵禦美軍,之後美軍開始積極打這片小島的如意算盤。自2002年起,韓國政府不顧地方反彈,利用國家暴力,在此增建海軍基地。韓國政府更以高科技基地之名,迴避環評,用國家暴力摧毀當地社區。
李明博上台之後,對北韓的態度改弦易轍,不再採陽光政策,導致南北韓的關係出現緊張,更發生天安艦與延平島砲擊事件。而美軍在日本基地問題,一直是日本政局的變數,鳩山政權因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下台。加上中國的崛起,首艘航母瓦格良下海,都在改變東北亞國際情勢的戰略秩序。美國只能透過東北亞最緊密的戰略夥伴南韓,建構一個圍堵中國海權突破口,濟州島是最佳選擇,加上李明博親美的立場,善用李明博最後二年的任期,動員動土動工。
當地的村民不斷投入抗爭,韓國政府動員強勢兵力進駐,濟州島反對的聲音在韓國無法打入主流媒體,甚至首爾政治圈。當草根和平遇到國家戰略問題,取捨與考量,永遠只存在零和一的選擇,難道無法在國家安全與和平取得平衡呢?
兩國的衝突與國際區域問題,應該透過多邊、多層次穩定的架構,更緊密的結合,多對話,多交流,可減少單一方爆衝,降低危機機率。比建構軍港,比圍堵政策更有效。不斷築高軍備高牆,用來保護牆內人民,但不顧人民反對所建構的高牆,將不是被武器所攻下,而是被人民所推倒。(九三軍人節,濟州島抗爭反對建軍港有感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