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意識抬頭,馬英九認為是過去二十年李扁執政的結果,為了徹底改變台灣本土教育,馬英九政府宣布從明年開始,『中華文化基本教材』正式納入高中必選課程,讓台灣學生加強學習『溫良恭儉讓』。公布課綱之後,引發課綱委員林麗雲老師的辭職抗議,更有高中職教師發動連署,並到監察院控告教育部違法失職。
所謂中華文化基本教材,當然包含論語,而論語子路篇第十三,衛出公,名輒,衛靈公之孫。其父蒯聵被衛靈公驅逐出國,衛靈公死後,蒯輒繼位。蒯聵要回國爭奪君位,遭到蒯輒拒絕。孔子提出對此事的看法,子路對孔子說:「衛國國君想要請您去治理國家,您將先從什麼做起?」孔子說:「必須先正名分。」子路說:「有這樣做的嗎?您太迂腐,不合時宜了!怎麼正名分呢?」孔子說:「真粗野啊!仲由。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,會採存疑的態度。(衛君)名分不正,說起話來就不順當,說話不順當,事情就辦不成,事情辦不成,禮樂就不能興盛,禮樂不能興盛,刑罰的執行就不恰當。刑罰不恰當,人民就不知如何是好。所以君子指稱什麼必定能夠說得順當,說出來也一定能夠行得通。君子對於他的說話,是從不馬虎草率的。」
近日金溥聰『率領』立法院副院長等人訪美,選戰操作意味濃厚,要沖淡蔡英文訪美效應,如今金溥聰,不是黨務高層、也不是政務人士,只是競選辦公室執行長,金溥聰批評蔡英文我們沒有意見,畢竟是選舉的行為,但訪美規格動員外交系統、或是召見旅外球員,這不正式越矩的行為嗎?不正是孔子所說的名不正、言不順、則事不成嗎?
台灣所面臨的問題,不正是『正名分』的問題嗎?一個已經名亡實亡的國名,不僅讓台灣走不出去,連在台灣馬總統接見陳雲林也變成『您』。看來要好好學習中華文化基本教材,應該是以終極統一,自認中國人的馬英九,及被孫中山要驅除韃虜的滿人後裔愛新覺羅。溥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